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南大学 > 院系简介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简介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是济南大学重点建设发展的人文社科学院,2015年12月由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原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涵盖4个一级学科,即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其中社会学学科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目前为学校“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学科;拥有社会学、公共管理、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社会工作硕士(MSW)、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水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博士点(与水环学院、商学院共建);设有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法学6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学院形成了各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学硕与专硕相互支撑的协同发展局面。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工作在各级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目前在校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余人、研究生370余人。


  学院拥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教授22人、副教授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人,研究生导师59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4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2人、齐鲁和谐使者2人、齐鲁晚报杯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等;入选山东省委法律专家库、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库、山东省养老专家库、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智库等各类专家20余人,在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山东省社会学会、山东省法学会等各类学术组织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等30余人次。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9门,校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10余门,出版教材20余部,获省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学生获国家级科创奖励4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红色赛道特等奖1项,主赛道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获省部级等奖项百余项。


  学院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40余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到账纵向、横向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0余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0余项。学院在人口学与老年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保障、黄河流域社会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政府管理、法治政府、社会法等领域和方向上逐步形成“理论探讨与社会实践结合、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并重”的研究优势和“理论-数据-政策”三轮驱动的研究特色。


  学院建有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社会治理与政策创新)、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山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计算社会科学与数字社会治理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民主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基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部)市级研究平台;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6个,校级社科研究中心、基地3个。学院牵头成立山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济南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和市域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与济南市司法局、市律协合作共建济南律师学院、济南国际法律服务研究院。济南大学MPA教育中心、济南大学公共管理培训中心挂靠政法学院,获批第二批山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境内外著名学府、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与省市人社、民政、公检法、城市管理以及济南、泰安、日照等地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几经风雨,弦歌不辍。政法学院致力于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知识创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发扬务实、创新、奉献、和谐的学院精神,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拼搏进取,为建设校内领先、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




  来源:http://spl.ujn.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