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莱阳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是学校建院(系)最早的五个院(系)之一,始建于1969年,2005年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自建院(系)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1万余名毕业生。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3人、副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41人(在读3人),硕士3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首席传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农技科普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1人,全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专业组组长1人,全国中药材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专业组组长1人,全国花生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专业组成员兼任专家组秘书长1人,全国十佳农机教师3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7人(校内30人,校外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山学者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人,山东省省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山东省青创团队负责人2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机械类专业及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6人,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研究员1人;另外,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研究员等国内知名专家和优秀企业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点4个,机械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农业工程一级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培育学科。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测控技术与仪器5个本科专业以及校企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信息化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硬件与产品设计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2分段贯通培养)。全日制在校生2100人,其中本科生1910人,硕士研究生190人。农业机械教师团队获国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拥有1个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总部,1个中俄智能农业装备创新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育种制种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黄淮海地区甘薯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1个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种业生产装备工程研究中心,1个青岛市花生生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青岛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青岛市现代农业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青岛市科技特派员马铃薯机械产业创业链。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建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面向“三农”培养立志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重视基础条件建设,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体系。建有现代农业装备创新中心、中试中心、成果展示厅、综合实验中心等,综合实验中心下设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农业装备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4个分中心,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3000余台(套),总值4250余万元。深入推进“学风引航”工程,以考研促学风成效显著,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达20%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业教育体系的全面融合。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292项。其中,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郭亭亭同学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智能农机创新团队”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先后获得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得“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6项、第四届中国青年服务公益创业赛银奖1项。荣获“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第二届特等奖1项;第三届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四届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第五届特等奖1项、优秀奖1项。此外在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科技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6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以赛促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32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7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3.2亿余元,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1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1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农机创新奖一等奖1项。研发的花生、马铃薯、大蒜、胡萝卜、甜菜、甘薯、苹果、芝麻等8大类作物和种子繁育装备机械127种共204台样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在全国主要种植地区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940余篇,其中国内一级学报526篇,EI、SCI收录157篇,出版专著29部。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1年,硕士研究生常增村荣获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学院大力推进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总部设在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连续三届担任主席。先后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英国皇家农业大学、挪威生命科技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韩国忠南大学等国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建设了21个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15个专家工作站。山东章鼓集团、山东同大集团、青岛普兰泰克公司在学院设立了“章鼓奖学金”、“同大奖学金”、“普兰泰克奖学金”。
来源:http://jdgcxy.qau.edu.cn/channel/xueyuanjianjie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