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4个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为新工科建设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智能通信与泛在计算”入选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7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5人;教师中有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湖北省高端人才(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3人、湖北省楚天学子2人、武汉英才2人。
学院深入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推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努力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有湖北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在校本科生近2000人、研究生200余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居于学校前列。近5年,学生创新捷报频传,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这两个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共有100多支队伍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特等奖和一等奖超30项,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在包括“挑战杯”和“互联网+”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评奖、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评奖等其它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师生累计获省级以上奖超400项。
学院重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工作。积极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夏令营”等寒暑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院各类团队,开展实习实践、调研等工作。学院与华为、中国信科、中国电信、高德红外和腾讯云智等20余家企业签订产教融合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华为创新班”、全国首家华为光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先机计算与智能光电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为学生创造高质量工程实践训练条件。
学院高度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运动会,开展文艺汇演、寝室文化节、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学院连续多年摘取校运动会冠军。学院“求真杯”系列竞赛已成为学校“三全育人”的一个优质品牌。
学院坚持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既注重解决学科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又积极投身社会经济主战场,服务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有智能无线通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物联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2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另有2个校企合作工程研发中心(实验室)、2个校级工程研发中心、6个研究型专业实验室。近3年学院承担了50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和40余项横向应用项目,科研合同经费达3000万元,获湖北省科技奖励4项,在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光通信与光传感、空间电离层探测与仪器、图像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感知等研究方向积淀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保持长期合作交流,定期选送优质人才赴外深造,不断推进国际合作。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布局,坚持将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院发展全程。聚焦电子信息学科特色,助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复兴大业。学院教师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离层数字测高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在中科院位于北京、武汉、邵阳、三亚等地多个电离层野外空间环境监测站得到应用;合作研发的大功率本安型瞬变电磁仪在山西、内蒙、贵州等地80多个煤矿得到推广应用;研制的田野文物智能巡查系统在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系统开展示范应用;复杂环境下的生态感知技术获得国家林业管理部门的科研项目资助,为生态环境定量评估提供重要途径。此外,学院积极选送优秀教师赴武陵山区域地方政府挂职,担任民族地区企业科技副总,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师生积极参与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活动,鼓励参加各级各类科普竞赛,制作科普宣传小视频,近3年获省部级奖3项,师生制作科普小视频被“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采用发布,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面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肩负民族高等教育特殊历史使命,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持续践行“新思想”、对标“新要求”、瞄准“新目标”。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与区域发展充分融合,努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https://dxxy.scuec.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