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在“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大学精神的激励下,以文化发展助推“双一流”建设,向着创建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目标迈进。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业教师48人,教授19人(含博导11人)。凭借日益增强的学科基础,学院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学院教师中有国家级人才、广东省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英才和校级人才等多人,师资力量雄厚。围绕新闻学、传播学和计算广告与品牌传播三个招生方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整合发挥华南理工大学多学科的复合优势,稳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致力打造特色优势研究方向和领域,包括智能传播、计算传播学、计算广告、视听传播、健康传播等。学院先后牵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两个二级分会。现有教学实验设备总值1000万元,图书资料19444册,行政实验用房4063平方米。设有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属七个分中心之一,含融合媒体实验室和摄影摄像实验室、动捕混合现实实验室、网络直播实验室等),以及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闻传播学科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公众健康风险监测与信息传播中心等科研平台,进一步推进新闻与传播学科学术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立足大湾区,学院充分发挥华南学术重镇的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作用,建立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院、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与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其他科研平台包括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研究中心、网络舆论研究中心、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社会计算研究所和客家文化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以及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南方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等院级科研机构,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


  学院牢抓国家新文科建设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科研成果突出,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新闻传播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2名,进入前10%。学院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一般项目13项、青年项目2项;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CSSCI论文近200篇;获得省部级社科奖青年成果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品牌传播系、视听传播系、网络传播系和实验教学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四系二中心。有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视听传播方向)和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新闻学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开设传播学卓越人才班(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本科“2+2”双学位亦面向该班开设)。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借助广州的地缘优势和华南新闻传媒的行业优势,学院充分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和就业机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互联网公司、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培养出了一批以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著称的高素质新闻与传播人才。




  来源:http://www2.scut.edu.cn/communication/34207/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