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已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从1939年开始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留学生等各层次人才培养。现有在校生3100余人,其中本科生2556人,博士38人,硕士研究生502人。留学生22人(博士13人,硕士4人,本科5人)。


  师资概况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70人,其中教科人员150人,教授(研究员)3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特聘副教授)55人,博士113人。有校内博士生导师32人(含留学生博导),校外兼职博导12人;校内硕士导师60余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27人。有全职外籍专家3人;有天府杰出科学家1人,国家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名,四川省“万人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3人,先后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成员6人。聘有“长江学者”担任学术院长,另有高水平特聘教授6人。


  专业建设 学院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农科为学校三大优势特色学科。农学专业为国家和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学校十大品牌专业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制药工程专业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和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有现代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和核辐射生物效应与应用校级教学团队。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和省资源共享课程1门。西南科技大学-四川西科种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教育bu和四川省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交换生培养。


  学科建设 生物学是学校四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博士和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涵盖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质资源学(自设)等四个二级学科。支撑ESI环境/生态学进入世界前1%。农学学科入选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国家国防基础学科(2008年)。植物学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和优势学科(2011年)。有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畜牧、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四个领域)和生物与医药硕士(生物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生物工程三个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硕士研究生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yuan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yuan成都生物所等单位导师开展联合培养。


  平台建设 学院有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实验中心。有一批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包括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教育bu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三大方向之一:“核废物生物效应”方向)、四川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西南竹类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四川林业草原重点实验室、核辐射生物效应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共享生物质材料教育bu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目前有各类设备3000余台套,总值5000余万元。有50多个教学实验室和5个校属实习基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 学院特别注重科研教学的紧密结合、校内外的协同创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现已建成科研团队14个,其中“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支,四川省高校创新团队2支。在生物资源新种质创制与生长发育调控、放射性及重金属污染环境生物效应与生物修复、生物质化学衍生物研究、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色和优势。多年来,科研成果突出,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研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相关行业部门成果奖励50余项。通过审定农作物品种50余个。近5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子课题、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国防基础科研及重点项目、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项目100余项,各类纵横向项目合同立项1.5亿元,到校经费7000余万元;在《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Plants》、《New Phytologist》、《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Horticulture Research》、《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Animal》、《Therioge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hemical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著名期刊第一单位发表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有入选中国科协优秀百篇科技论文1篇(第二单位),有中科院一区或TOP期刊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5篇;科学出版社等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和审定新品种100余项。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主持成果8项,主持成果获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际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近些年,与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美国、巴基斯坦、越南等国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申报,立项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国际化教育日益活跃,有四川省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2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每年均选派研究生赴澳大利亚、越南等国进行3个月以上的交流学习;2016年起开展留学生本硕博各层次人才招生培养。2017-2019年连续三年承办了科技部“畜禽养殖加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国际培训,培训10余国家89人。


  学生培养 学院注重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在大学生科技活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国家级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共获10余项奖项。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取得瞩目成就的杰出校友:国家发明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小麦育种家刘碧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植物学专家刘永胜;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任光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振会、龙太康;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郑家国;绵阳市首届科技杰出贡献奖邢国风,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陈亮等等。




  来源:https://life.swust.edu.cn/2058/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