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重庆大学 > 院系简介

重庆大学法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重庆大学法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45年,是当时重庆大学6大学院(文理工商法医)之一,先后由翟晋夫先生、罗志如教授、潘大逵教授任院长,当代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也曾在本院任教。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法学院调出重庆大学,与兄弟院校法学院系组建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95年重庆大学恢复法学专业本科招生,隶属原贸易及法律学院,1998年设立法律系。原重庆建筑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法学专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于1992年设立社会科学系,面向全校开设法律相关课程。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法律系并成功申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法理学硕士点,2002年恢复成立重庆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综合学科的优势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的良好机遇,学院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二十年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学院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培养体系,下设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0个二级学科)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法学本科专业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备案二学位专业、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项目、重庆市高校特色专业和“三特行动计划”建设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法学一级学科系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重庆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培育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11名第17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


  目前学院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聚集了一批法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享有良好声誉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学院现有本科生390余人、硕士研究生55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余人、留学生10余人,博士后在站10余人。


  学科建设


  学院恢复成立二十年来,学科建设实现飞跃式发展,被誉为“重大法学现象”。


  2005年建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建成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建成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位授权点(JM),2008年法学学科成为我国西部唯一的“211工程”建设单列学科,2009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法学本科专业成为重庆市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重庆大学“985工程”建设单列学科,2011年建成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大学法学一级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11名17位;在武书连201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法学二级学科排名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位列全国第1名。2015年法学学科以优秀成绩通过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综合验收,法学院与建筑学部相关学科联合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特色学科群,法学一级学科进入重庆大学“一流学科重点培育行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团队进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治研究方阵”(国家智库)。法学一级学科2017年获批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2020年,法学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备案的二学位专业。2021年法学学科获批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学院通过培育与引进,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74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5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88%以上,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的占比70%以上;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1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学者3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2人、提名1人,重庆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工作人才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人。


  学院教师中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全国性二级学会会长(副会长)、省部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专家顾问等职务的达近30人次,其中担任全国二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6人、省部级机构专家顾问9人。被聘为中共重庆市委法律顾问1人,重庆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7人,市政府立法评审委员会委员4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及中基层人民法院咨询专家20余人次,区县党政部门法律顾问10余人次,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人。


  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理念, 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行业精英、国家栋梁”的教育使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着力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基础扎实、熟悉实务、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学院建有创新实践教学团队,设有法学实践教学中心、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两个模拟法庭、多个案例讨论室,建有《经济法》《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治》《创业与合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合同法》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课程5门,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多项。学院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等60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重庆、四川、广东、贵州、陕西等地建立法学教育实习基地30余个。


  2000年以来主编出版各类专业教材50余部,包括:《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系列课程教材》《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系列》《21世纪法学通用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新时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系列教材》等。《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丛书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出版图书。


  对外交流


  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鼓励支持教师到国外高校访问学习,选派学生到境外高校交流学习。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天普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等高校法学院专家近年先后来院访问、举办学术讲座以及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洽谈。


  2018年以来,学院辩论队连续四年在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四次参加全球总决赛。在第62届全球总决赛中,学院辩论队获得全球书状综合第一名,刷新了重庆大学自2007年参加该比赛以来的国际最佳成绩,同时也是时隔十五年后,中国赛区代表队再次荣获书状全球第一;在63届全球总决赛中,学院代表队获得全球第70名,刷新了自身最好成绩。


  科学研究


  学院科研平台强大,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果丰硕。


  建有国家“985”工程研究基地1个、“西部环境资源法制研究中心”“重庆市协同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校级科研基地(中心)6个,院级科研平台(中心)16个。学院为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西部开发法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法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重庆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等专委会秘书处。牵头成立“重庆大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大数据法治战略研究院”,调研成果《中国大数据交易合规性调查报告》获评“CTTI来源智库精品成果”。


  承担了国家级项目9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冷门绝学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30余项、横向课题24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300余篇,其中CSSCI以上论文1170余篇,包括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60余部、译著20余部。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钱端升法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余项。




  来源:http://law.cqu.edu.cn/index/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