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安徽大学 > 院系简介

安徽大学法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安徽大学法学院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28年安徽大学始建之初即设有法学院,下辖法律、经济等系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法律系被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等校。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安徽大学在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率先恢复重建法律系并招收法学本科生。陈盛清、汪汉卿、易俊、王源扩等先后担任系主任。1996年成立法学院,王源扩、李明发、程雁雷、郭志远曾先后担任院长。


  学院拥有办学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法学本科专业2006年获安徽省首批示范专业,2007年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82年起,由陈盛清、周枏、陈安明、朱学山、王镕等著名教授领衔,招收数届法律史、民法、行政法、国际法、经济法等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覆盖法理学、法律史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8个法学二级硕士点,其中法律史学专业拥有单独考试招生权。1999年获得法律硕士培养资格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05年获经济法学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8年起设经济法学博士后流动岗位。2011年4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增列为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014年9月经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委员会批准,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6名,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6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人,占比约62%;国外留学与进修背景的教师1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李世雄奖教金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全国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人;安徽省首届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4人;1人担任中国法学会理事;1人受聘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受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专家;6人受聘担任安徽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法律顾问;6人受聘安徽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其中1人为主任委员)。


  学院设有民商法与经济法学系、理论法与行政法学系、刑事法与程序法学系、国际法学系和知识产权系5个系和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安徽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建有安徽省教育厅智库——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与安徽省委政法委共建安徽法治研究院。学院有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项目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近50项。2011年获安徽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综合实验区。2012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2013年获批教育部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13年和2019年分别获安徽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9月获第七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学院承担“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中西比较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数十项,省部级项目40多项,横向委托研究项目近百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0多项。已故罗马法泰斗周枏教授的《罗马法原论》曾获国家教学优秀成果奖。学院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承办国际以及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30余场。


  学院在法治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3244”质量提升模式,以实践教学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案例研习、法律谈判、模拟法庭、法律援助、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并在过程中逐步养成“铁肩”担道义、“铁嘴”辩公正、“铁笔”明法理、“铁腿”察社情的“四铁”品格,逐渐训练出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法律事实探知能力的“四力”技能,向培养卓越法治人才大步迈进。


  40余年来,学院为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法学教育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应有贡献,并于2019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坚定走“特色化、卓越化、国际化、社会化”之路,育一流人才,建一流法学院,继续践行为国家和区域法治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使命,为安徽大学在建校百年之际基本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做出法学学科的应有贡献。




  来源:http://law.ahu.edu.cn/4817/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