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州大学 > 院系简介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简介


  学院由1942年“国立贵州大学”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发展而来,历经历史系、人文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之组建分合而成现今之规模。现有教职工39人,专任教师33人,其中省管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高职称教师比例76%;博士学位教师27人,高学历教师比例82%;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比例52%,师资队伍年龄、学缘结构日趋合理并形成梯队,教学科研力量较为雄厚,且长期致力于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助推了新时期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坚持“教书育人”思想传统,肩负人才培养历史使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涌现出黎东方、姚公书、张振珮、侯绍庄、杜文铎等一批在国内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的知名学者;且历年来培养了5000余名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600余名中国史专业和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不乏有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祖武等杰出校友。


  学院现有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国史、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点(筹)。学院重视历史学与民族学学科建设,大力推动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历史学既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建设的人文核心专业之一,也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专业之一;民族学学科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和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


  学院注重科研工作,加强科研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学术研究及成果产生。学术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如姚公书与史学家谭其骧、史念海共享中国历史地理学开拓者之誉;张振珮《史通笺注》及刘知几研究著述,乃是“史通”研究经典;杜文铎等主编多卷本《贵州通史》,跻身全国区域史研究典范。近十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世界苗学通史”、“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文献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4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各民族国家认同研究”与“海外苗族英法语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余项,其他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参与国家社科特别委托项目“阳明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1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主办学术辑刊《阳明学刊》、《人文世界》,出版“书不尽的贵州”大型民族历史文化丛书系列、“清水江研究系列”多卷本大型文献《天柱文书》等,积极推动“贵州学”和“清水江学”建立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学院建有清水江学研究中心、阳明学研究中心、西南文献研究中心、土司文化研究中心、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获批建有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民委民族政策与理论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文化走廊研究中心,形成了区域民族史、文化史、社会与宗教研究组合的特色优势学科群,且在国学与传统文化领域弘扬与传播、研究与实践上引领发展,尤其阳明学、阳明后学及阳明文化研究与传播成果居国内前列,且是全国阳明学研究的三大重镇之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将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之校训,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大力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新路径,积极实践新时代贵州大学有特色领军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目标,努力为新时代贵州省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来源:http://hec.gzu.edu.cn/9820/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