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省 > 海南大学 > 院系简介

海南大学法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海南大学法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1983年,原海南大学成立时设立法律系,1984年招收首届法律专科生;1988年,成立法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国际经济法专业),曾先后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专业和经济法专业本科生,1999年开始至今本科只招收法学专业。2007年原海南大学法学院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发展快速。在学位点建设方面,1992年获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法学本科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国家一流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学科建设方面,1997年诉讼法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成为海南省第一个文科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民商法学科获批海南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学科2010年获批海南省省级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海南省特色优势学科。2016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等,并列第29位。以法学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学科群纳入教育部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行列。2020年在中国“软科”排名中位列第18位,进入全国法学学科排名前10%,系海南省唯一进入学科全国排名前10%的学科。2019年法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2人,讲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2人。建有自贸港法律创新团队、南海历史与法理研究团队、纠纷解决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涉外(国际)法治研究团队、法治政府研究团队、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团队、法治文明研究团队、未来法治研究团队和犯罪防控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共9个科研创新团队,以及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团队和海洋生态环境法治研究团队2个培育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中,“国家级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专家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2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海南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一级研究会会长1人、副会长2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创新团队”入选海南省人才团队;民法学教学团队获批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法学教师团队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人才培养


  法学院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各类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1万3千多名。目前在校本科生943人、硕士生647人、博士生78人。


  本科生培养。法学院确定了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分类培养高素质法律理论人才、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和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管理人才。学院探索拔尖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根据学校安排不定期开设文科实验班、卓越人才班和涉外法治人才班。从2008年开始,学院设立冬季小学期,邀请境内外知名法学家或法律实务专家来院给学生开课。经过不断努力,法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系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研究生培养。学院在8个二级学科方向(理论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由贸易港法学)招收博士生,除军事法学外,其他法学二级学科中招收科学学位硕士生,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27名,硕士生导师45名,实务导师60名。学院历来重视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2010年获批教育部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法治中国》研究生课程获评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


  实践教学。为了适应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成立了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设计了从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全真教学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了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校外专业实习三大实践教学模块。学院在国内法律实务部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70个稳定的实习基地,聘请了108位实务界实习指导老师。


  科学研究


  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生态文明法治等国家战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了9个科研创新团队和2个培育团队,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转化为国家海洋治理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和海南生态文明立法。学院现有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该中心被美国国际海洋安全中心评价为中国政府在南海的直接利益提供相关政策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年)》将中心列为全国大学智库百强第32位。“海南大学更路簿研究中心” 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南海《更路簿》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门学术机构,获批海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此外,还设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海南大学南海区域研究中心”“海南自贸港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研究基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其中,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海南大学南海区域研究中心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备案中心I类,成为全国48所高水平建设单位之一。


  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各类课题158项,科研经费1129.6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在《中国法学》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42部;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8项。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及实务界专家来院讲学181人次,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40多次,主办“南海法律高端论坛”“南海区域合作论坛”“更路簿与海洋文化”等涉海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国际交流


  我院与中国政法大学等四家单位发起和组织了2018、2019年“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与马来亚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首届中马法治论坛,王琦教授等6位教授作了主题发言,并与马来亚大学法学院就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资料共享等达成广泛共识;与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在吉隆坡联合举办国际研讨会,张丽娜等4位教师作了主题发言。此外,我院教师还赴韩国、日本、台湾、希腊等地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并作演讲。2019年3月,法学院10名学生参加了由马来亚大学法学院组织的、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11所高校学生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交流讲学。近三年来,邀请了著名法学家日本京都大学荣誉教授谷口安平先生、荷兰莱顿大学著名国际法学家Nico教授、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法学院的前任院长Philip Saunders教授、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副院长Patricia Kuszler教授和Terry Price教授、马来亚大学法学院Choong Yeow Choy教授、马来西亚律师公会会长George Varughese等国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交流。


  与日本名古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达尔文大学等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并互派代表访问交流。


  社会服务


  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发挥海洋政策与法律智库作用,提交涉海研究报告110余份,其中4份获得习近平同志批示,2份分获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孟建柱、刘奇葆批示。此外,还有4份报告获省委领导批示,20份获中央办公厅或省部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用,20多份被三沙市和其他省直机关采用,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学院又先后向中央党政机关和海南省委省政府提交资政报告10余份,数份报告获得全国人大王晨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党组陈训秋书记、海南省沈晓明省长和王路副省长等领导的批示。


  学院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和法治海南建设,教师积极参加政府决策咨询,20多名教师担任海南省人大、省政府、省监察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的立法顾问、法律顾问、特约监督员、专家咨询委员等,负责草拟或修订多份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学院多位教师担任海南省“六五普法”和“七五普法”讲师团、海南省宪法宣讲团成员,近两年教师走出校门开展法治宣讲200余场;学院还积极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以及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服务。


  党团思政


  法学院党委下设3个教工党支部、12个学生党支部,以教研室、班级为单位设22个党小组。学生组织含学生党员联合会、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法学社、法律志愿服务协会、心理健康协会、法律外语与模拟法庭协会等。院党委先后10次荣获海南省委、省委教育工委、校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0年底通过验收。2021年1月,教工第二党支部刘云亮书记工作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院团委2009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荣誉称号,多次荣获“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青年法学社、法律外语协会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团”,法律外语与模拟法庭协会连续3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理论社团”等,2个班级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法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竞争力较强。3人次获宝钢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及提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56名学生参加社区(村)防疫,硕士生殷宗宝驰援荆州抗疫,火线入党。2020年,本科生党员郭宏璟见义勇为施救落水老人事迹被《海南日报》报道;博士生党员亓飞研究中国的基因编辑政策和法律问题,相关成果在Science eLetters栏目发表。近五年,学生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荣获奖励近60项,其中各类模拟法庭竞赛奖励27项。2017年,学院代表队作为亚洲五强、中国两支代表队之一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第十届普莱斯传媒法国际模拟法庭总决赛,为学校赢得了国际声誉。7人次在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比赛中获一等奖等,崔冬炎获2018年唯一最佳风采奖;2人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杜国华获2019年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文书写作大赛二等奖;多位研究生在最高人民法院实习并荣获“优秀法律实习生”荣誉称号;3名学生分别担任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等重要学生干部职务。


  法学院毕业生占海南省入额法官检察官近50%,其中多位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办案标兵、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等荣誉称号。2003届校友郭帆导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被称赞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




  来源:https://hd.hainanu.edu.cn/law/info/1015/1047.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