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西北师范大学学科介绍:世界史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西北师范大学学科介绍:世界史


  一、学科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是全国较早设立世界史学科的高校之一,具有悠久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历史,培育并成长出第一批国内世界史研究人才。老一辈学者萨师炯、许重远、张师亮、龚泽铣等老先生曾在建国前后至“文革”前辛勤耕耘于此,誉满西北,影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吴英贵、张绍卿、水天长、马英昌、张培德、洪聚堂、丘少伟、刘化民、赵汝清等前辈立足西北,活跃于全国世界史学术研究领域。为我校世界史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风传带等方面做出了可贵贡献。


  2000年,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专门史)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获得历史学二级学科世界史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成立世界史研究所;2006年1月,获得历史学一级(含世界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世界现代史》成为甘肃省精品课程;2012年,获得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世界史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已有西方文明史、中亚史和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地域特色与学术研究相得益彰的独特优势。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世界史学科点目前有本学科设立了“中亚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等机构;学校设立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亚研究院”,出版了内部刊物《中亚研究通讯》,为世界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史专业学科点将秉承老一辈学者公诚勤朴、优良治学的精神,以世界史传统优势领域——西方文明史作为基本支撑点,以甘肃西北地域特色为出发点,注重世界史教学、研究与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继续为西部乃至全国输送、培养合格的世界史研究者和教学者。


  二、教师队伍


  世界史学科拥有一支专业思想稳定,力量比较雄厚,具有较高水平,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14名专职教师。从职称结构上看,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本学位点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有利于学位点的持续发展。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杨鹏飞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美国史教学与研究,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4部。主持西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美国的中亚战略与中国西部安全环境研究》和《世界史上升为一级学科后的教学改革研究》2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各1项。


  国际关系史方向学术带头人为党庆兰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史和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重点研究当代中美、中俄和中日关系。近五年来发表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风雨兼程——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重建与社会演进》1部,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史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李积顺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中亚-中东史及二战史的教学与研究,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篇,主编著作2部。


  三、科学研究


  近年来,世界史学位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1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1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甘肃省委宣传部项目2项,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项目5项,中国工商银行项目(横向课题)2项.


  项目总经费共计97万元。学校支持世界史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五年共计100万元,基地平台建设经费20万元。科研经费较为充裕,为本学位点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费基础。


  近年来,世界史学位点在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6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9篇。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


  三、研究平台与支撑


  1.拥有由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2013年批准的世界史省级重点学科。


  2.拥有《世界现代史》省级精品课程和《世界近代史》校级精品课程。


  3.拥有省级研究平台“丝绸之路文明复兴与中国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平台“中亚研究院”以及3个学院下设的研究机构“中亚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等。


  4.拥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电子数据库。学校图书馆馆藏的与世界史学科有关的书籍28600册,其中中文书籍27200册,外文书籍1400册。中文电子图书22100部,外文电子图书3400部。中文数据库38种,外文数据库12种。同时,本院资料中心拥有《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世界民族》《美国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西亚非洲》《国际政治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近50余种专门性和综合性学术刊物。


  四、学术训练和交流


  本学位点研究生近五年来参与导师课题2项,发表论文25篇。在学术交流方面,本学位点已形成由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进修访学构成的学术交流体系。近五年来本学位点主办及承办了三场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校内外专家做了81场学术报告和讲座。本学位点定期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我院作学术报告和讲座。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赵文洪研究员为世界史研究生作过多场世界史理论的讲座,并连续3次为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讲授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指导课程,与本学位点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学合作关系。


  本学位点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和科研团队的构成情况,确定中亚史、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史两个方向为未来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故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不断加大相关内容的教学。目前学院已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文洪教授、俞金尧教授,西北大学黄民兴教授、韩志斌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许涛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何志龙教授等来院做学术报告并指导学位点建设。


  本学位点努力为研究生创造与国外学者交流的条件,曾邀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波波娃女士来院做关于俄罗斯学术界的中亚研究及对东方文献的收藏与保存的专题学术报告。此外2015年10月学院邀请多位以色列考古学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包括本学位点在内的我院研究生做了3场关于以色列历史文化遗产和考古学发展的学术报告。


  本学位点十分重视师生与国内外其他院校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在教师层面,杨鹏飞教授于2016年赴日本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李家莉副教授、高祥峪副教授分别于2012年和2011年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进修。在学生层面,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每年冬季举行的世界史研究生论坛已成为固定的研究生对外交流活动。本学位点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近年来有11名硕士研究生在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术年会、世界近代史学术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上提交论文,部分同学的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除参加学术会议外,本学位点以学校与其他高校的合作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前往高水平院校学习和交流,如2013级研究生高俊峰参加了北京大学2015年7月举办的暑期世界史研究生精品课程班。2012级研究生鲁辰伊曾赴台湾佛光大学交流1年。




  来源:https://lswh.nwnu.edu.cn/2019/0307/c4648a112693/page.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