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简介:营养与食品卫生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简介:营养与食品卫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始创于1949年。教研室创办人刘志诚教授翻译了俄文教材,并主编了第一本我国自编高等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统编教材。1981年获得国务院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刘志诚教授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起草了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法》(试行)。1987年建立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本科专业。1989年获批全国同类专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2007年连续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1990年被卫生部批准为食品毒理和食品理化分析鉴定单位。1996年被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功能学鉴定单位。1997年被农业部和卫生部认定为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认可单位。2006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室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012年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团队被批准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020年获批国家卫健委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2021年获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022年获得教育部精准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教学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负责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教学工作。授课形式多样化,如智慧课堂、虚拟仿真、PBL教学,双语教学等。连续主编了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第二版(1981)至第八版(2017),其中孙长颢教授主编的第八版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建设成果二等奖。所开设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2012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慕课被评为一流本科课程及国家级金课,2022年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教研室已经培养了530名研究生,其中96名博士,434名硕士。


  科研上,学科有稳定的3个研究方向:①营养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营养学研究;②食物中生物活性成分对营养相关疾病的作用研究及产品开发;③食品安全研究。“十二五”以来,学科共获科研课题183项,其中包括“863计划”重点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累计科研经费56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246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1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1.4,多篇论文被国际内行高度评价或做编者述评。获教育部一等奖(1项)、省政府一等奖(3项)、省政府二等奖、中华医学会奖等科研成果奖22项;发明专利4项。为企业开展200多项保健食品功能性和安全性评价,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10余种功能性食品。


  教研室的发展及成绩的获得,凝聚和浸染着老一辈学者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自学科建立以来,历届学科带头人刘志诚教授、于守洋教授、陈炳卿教授、吴坤教授、孙长颢教授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难以磨灭的贡献,他们爱岗敬业、孜孜以求、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也在一代代传承,不断壮大着学科的发展。学科现有教师25人,正高职11人,副高职7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5人,实验技术人员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8人,45岁以下教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学术地位及荣誉不断提高,教师中有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 青拔人才1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吴-杨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室于200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1406m2,仪器设备总值5600余万元。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仪器分析室、食品理化分析室、行为毒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室实验室。设备包括超高效液相 /超高分辨率串联四极杆离子淌度高清成像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AVANCE Ⅲ 500MHz 超导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离子色谱仪、自动纯化液相色谱、酶标仪、液相色谱-质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仪、单细胞蛋白质表达定量分析系统、全自动蛋白质印记定量分析系统,细胞转染仪、冷冻干燥机、核酸蛋白分析仪等。设备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可满足开展人群研究(队列、干预)、分子生物学研究、食品理化分析、代谢组学研究的需要。




  来源:http://210.46.80.68/gwxy/showNewsHeader.do?typeId=0000300005&typeName=%E5%AD%A6%E7%A7%91%E7%AE%80%E4%BB%8B&detailId=5e0dac28-0c27-44bd-b252-bce015ebb91d&gopageurl=/gwxy/showNewsInfo.do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