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东北石油大学学科简介: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东北石油大学学科简介: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


  一、类别领域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中文教学。该专业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中文教师。我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2021年正式获批,2022年开始招生。我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秉承“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发展”的理念,注重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和知识传播。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基础上,以能源项目合作为突破口,立足能源但不限于能源,面向国内外人才市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人才市场,培养能胜任国际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具有国际视野、勇于开拓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我校具有深厚的国际交流历史积淀,已与国外多家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朝鲜、乍得、津巴布韦、赞比亚、卢旺达、刚果布、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摩洛哥等15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国际化水平较高,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态势蒸蒸日上。东北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比较丰厚。目前校内导师有14人,行业导师有10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5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黑龙江省教改项目3项,黑龙江省青年人才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和省社科项目10余项。建有国家精品课1门,黑龙江省金课1门。获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科单项奖三等奖2项。获评黑龙江省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公开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国际汉学》《语言研究》《语言与翻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学术交流》《教育探索》《教育经济》《河海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80余篇。


  二、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阐释和传播技能,同时具有熟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适应中文国际推广工作,能够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阐释、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5.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尤其是能够面向东北亚、面向石油工业领域进行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协调。


  三、培养方向


  根据重要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兼容性等培养方向设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优势、国际化趋势和社会需求,主要设置以下三个培养方向:


  1.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测试与评估、语言对比、偏误研究、国外汉语教学现状调查、教学及教材案例研究等。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


  3.教育与教学管理:国外中小学教育、国外中小学教学管理。


  四、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5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学分设置与要求


  1.总学分数


  该专业实行学分制,需修满39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0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


  2.课程体系


  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和东北石油大学《关于修订<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的指导意见》(2021)而定。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中文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由学位课、非学位课(选修课)、必修环节和补修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名称多数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的中课程名称,部分课程根据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宗旨,结合我院具体教学实际进行了重新设置。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学科前沿课和学科平台课。学位课总学分为2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学科前沿课2学分,学科平台课10学分。学位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含出勤、作业、论文、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


  非学位课(选修课)由拓展课程模块和训练课程模块两部分组成,总学分为12学分。拓展课程模块包含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模块、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模块、教育与教学管理模块。拓展课程模块至少要选8学分,训练课程模块至少要选4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劳动教育、美育教育、专业实践、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5个环节。必修环节共7学分,其中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记1学分;劳动教育,记0.5学分;美育教育,记0.5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实习),记4学分;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记1学分。


  补修课是指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的课程,学习及考核应与正常修课的学生完全相同。补修课不计入学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补修课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课程。学习及考核应与正常修课的学生完全相同。


  六、必修环节


  1.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即教学实习,计4个学分。专业实践总体上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学院统一安排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专业实践。在教学实习之前,需要进行试讲等相关教学实践活动。


  (1)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作为海外志愿者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不超过一年。在国内进行教学实习不少于半年。


  (2)实习内容


  实践内容主要有两种:第一,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外国中小学等机构等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第二,在国内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3)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听课、观课、试讲、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以及在相应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等。


  (4)过程管理


  教学实习之前,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确定实习和论文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提交实习计划,做好实习记录;教学实习过程中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共同给予指导;教学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必须提交不少于3500字的实习总结报告、20篇实习周志(或者实习记录)、1个教学案例、1篇教案;同时要提交《教育类研究生思想品德情况及师德素养考核表》、《教育类研究生实习实践情况记录表》、《教育类研究生实习实践情况考核表》和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证明,作为本校汉硕师范生面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依据之一。


  (5)考核方式


  实习考核由培养单位组织考核。由培养单位根据学生自评、校外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的评价、校内指导教师的评价三部分,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对研究生实习进行考核。考核在及格以上,即可获得4学分,不及格者,不计入学分。


  2.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


  由学校统一组织专题讲座或网络学习,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完成专题学习记1学分。


  3.劳动教育


  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义务劳动、公益劳动和实践劳动三个部分,以教育进程表的形式加以安排。开展科研助手、学科服务、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和实践、勤工助学等领域的劳动,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学院秘书和辅导员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记0.5学分。


  4.美育教育


  研究生美育教育的内容包括艺术鉴赏慕课、审美鉴赏专题讲座和美育实践三部分,艺术鉴赏慕课由学校统一组织,本学科结合学科的特点定期开展审美鉴赏专题讲座,丰富研究生第二课堂,同时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艺术竞赛、国际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由学院秘书和辅导员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记0.5学分。


  5.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


  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是认证教师资格证的条件之一。需要学生学习教育部推荐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线上教师教育专题培训免费课程”,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不少于20学时的线上课程,至少两门课,并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同时,需要完成一份课堂设计,并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制作15分钟模拟教学视频,包含5分钟说课、10分钟课堂教学展示,其中课堂教学展示环节要求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书写。由学院秘书和辅导员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记1学分。该环节为本校汉硕师范生面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依据之一。


  七、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该专业整个学习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3学期进行校内课程集中学习,完成所有公共课、专业课;第4-6学期进行教学实习、论文写作。期间,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以扩大学术交流视野,了解学术前沿和国际中文教学最新动态。


  2.采用校内指导教师负主责和导师组共同把关的培养方式。建立以研究生导师为主,有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组成的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简称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所有环节。


  3.采用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方式。为研究生配备行业指导教师,由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行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共同培养。


  八、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环节


  学位论文选题由第一指导教师、行业指导教师、导师组和学生共同商定,应紧密结合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和文化推广的实际问题。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提倡就某一具体教学问题而进行理论探讨和教学设计。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学位论文的指导和评审吸收校内外有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教师参与,以便更为准确地把握学位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更好地保证论文的效用与质量。


  2.论文开题环节


  论文开题工作在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在撰写开题报告之前,须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据此提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预期目标,确定合理的技术路线,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地独立完成开题报告,经开题论证小组论证及所在院系批准后,报研究生学位办公室备案。


  3.论文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在第5学期期末完成。完成字数及章节不低于论文总量的2/3,字数不低于3万字。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地完成中期检查报告,并向检查小组汇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与预期成果的差距、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完成论文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研究计划等。


  4.论文评审答辩


  论文评审答辩在第6学期结束前完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可申请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论文撰写具体格式见《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九、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和《东北石油大学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实施办法(暂行)》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过程性考核与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两部分。考核合格的,可申请认定相应任教学科的教师资格,由我校颁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是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合格的证明,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


  十、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通过开题、评审、(预)答辩等环节,经东北石油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论文评审、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工作详见《东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来源:http://rwkxxy.nepu.edu.cn/info/1030/2807.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