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简介


  办学历程:我校从1988年开办电子专业,已走过了三十余年富有成效的办学历程,以其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载入了广西师范大学工科教育的史册。2009年1月学校成立了电子工程学院。2022年7月,学校基于学科发展的战略考虑,将学院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办学规模都得到了极大提升,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300多人,硕士研究生300多人。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和高工20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在读博士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广西教学名师1名,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人,B类漓江学者4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学科专业: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授权点。本科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为区级一流本科专业。硕士授权点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科平台:学院拥有众多省级学科支撑平台和配备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室。类脑计算与智能芯片实验室是广西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实验室和非线性电路与光通信实验室均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是自治区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电路与系统是自治区重点学科,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广西高校重点创新平台,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示范中心,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是自治区教育厅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电子信息创新创业育人平台是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智能检测与自动化控制是桂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共建有自治区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分别与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桂林微网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建有自治区级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广西高等教育创优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群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学院设有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工业4.0、微纳电子器件与工艺、大数据、信号与信息处理、集成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FPGA与CPLD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等五大类共二十多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研究生科研实验室。


  办学特色:学院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文理基础学科强的优势,形成了富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已被认定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政企联合成立了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成果。近年来,我院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取得累累硕果,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余项(其中冠军2项)、二等奖30余项。自2016年以来,学院开展电子信息(大类)卓越工程师试验班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全院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独立编班,汇聚优质资源,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实行学业导师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独秀班学生表现出了较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研成果: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科技部项目2项、自治区级科学基金3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0余项、自治区教改项目10余项、合作开发项目17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合作)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级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省级青年科技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合作)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


  社会服务:学院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成功举办大型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积极与企业合作,近年来,成功完成了“竹砧板加工全程机械化生产线技术集成与示范”、“太阳能并网和离网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智能卡片拷贝烧写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自动进给多通道干料原木多片锯的开发与应用”、“自动桥梁攀爬机器人”等30余项产品,已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多亿元。




  来源:http://www.ee.gxnu.edu.cn/2335/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