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成立于2011年11月,以资源环境经济管理学科为主,跨学科、厚基础、强专业、重特色、务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重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基础,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发展,从资源学科、环境学科、技术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交叉相融的角度,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既注重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又通过加强与企业、地方的联系和实验实训、野外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机构设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目前设有环境资源经济系、土地资源管理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3个专业教学系和1个研究生教育中心;设有测量实验室、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资源环境监测实验室3个科研教学实验室;设有党政办、教务科、学生工作办公室、分团委办公室、资料室5个行政教辅机构;设有“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子平台--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设有“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蒙古国科学院地理与地生态所草原生态文明联合研究中心”2个虚体研究机构和“内蒙古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绿色发展机制及政策研究”1个创新团队。承担学校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任务;是内蒙古生态经济研究会挂靠建设单位。


  学科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承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硕士点的建设工作;设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5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4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行政人员8名。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1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及在读博士32人,硕士4人,博士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89%,具有区外和国外学缘的教师19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生导师13人,蒙古国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1人。


  教学科研:学院现有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名教师在自治区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科研条件良好,教师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年年攀升。近五年,学院共获批国家社科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近130项。学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在重点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专著近40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学院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服务。共获批横向项目20余项。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与企业构建产学研项目10余项。10余项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发明专利20余项。


  人才培养:学院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出发,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加强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建立课堂内外多元化管理、教风和学风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除继续深造以外,能够在行政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城市规划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工作。学院成立以来,学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本科生的平均考研率保持在9.5%,整体就业质量良好。在本专业的各级各类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荣誉2项,自治区级荣誉12项。


  未来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以条件建设为保障,不断实施学科立院、人才强院、质量固院、科技促院等四大战略,推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位一体、互促共进,推动资源环境类学科专业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创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抓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学院在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生态价值核算与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作用。


  专业介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于2013年,是2020年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旨在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人文地理基本理论与城乡规划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及测绘等方面的业务技能,能够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环境管理、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筹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方面,基于目标导向理念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本专业国家标准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支撑本专业学习成果目标的达成。在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上设置了理学类、工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其中《区域资源环境实习》和《环境经济学》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一流课程;《经济地理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线下一流课程;《测量学》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实验课程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案中设置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暑期野外实习、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论文撰写、学术活动、文献阅读等环节进行。本专业特色暑期专业野外实习包括第三学期的区域资源环境实习、第五学期的测量实习和第七学期的综合实习,各为期两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断扩大对外联系,为学生拓展专业实习和实训的基地。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考研率、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毕业生能够在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单位从事与地理类和城乡相关的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或者继续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介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设立于2009年,是我校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典型的交叉性学科专业,就业及深造领域广阔。本专业旨在培养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资源环境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管理、资源环境监测等业务技能,具有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等研究潜力;能够在相关资源与环境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科研机构从事资源与环境行业政策研究和日常管理、资源与环保产品的市场推广、资源与环境项目评估及绩效管理、资源与环保产业的资本化运作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科特点,在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方面设置了经济类、管理类、理学类和工学类课程。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论文撰写、学术活动、文献阅读等环节进行。在保证学校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增加设置了独立课程“自然资源实习”和“区域综合实习”。同时不断扩大对外联系,为学生拓展专业实习和实训的基地。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属于国家教育部2012年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特设专业,该专业兼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与资源技术科学的交叉优势。适应于国家及内蒙古发展要求,毕业时能够保障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从事资源、环境工作以及管理的人才需求,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专业近3年考研上线率稳定保持在20%以上,录取率保持在16%以上。录取院校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区内外多所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于2011年,于2019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旨在培养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工程管理、资源环境科学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国土空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利用评估与评价、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要素市场配置、国土空间利用监测等业务技能,能够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投资部门、专业咨询机构、科研机构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投融资与政策研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方面,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在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上设置了经济类、管理类和理学类课程。其中《测量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测量实习》课程被评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测量学》被评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土地科学前沿》课程获批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以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适应新形势下层级递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础认知实习—专业课间实习—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实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等理论课相辅相成的实践课程体系。


  目前,土地管理系依托校内实验室4处,包括经管实验实训中心、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和资源环境监测实验室。其中,在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可开展计算机辅助制图、数字化测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测量实验室可进行测量学实习的实践教学;资源环境监测实验室对于开展在生态空间下土地利用微观理化实验提供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及生态优先战略的实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措施的展开、社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加大,国家、学校不断加强对本学科的资源配置和支持,使本专业成为自治区向社会相关领域输入人才的重要人才基地,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职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投资部门、专业咨询机构、科研机构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投融资与政策研究和日常管理工作。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就业率、考研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专业介绍——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获批于2023年并同年开始招生,我校是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后全国第二所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发展立足内蒙古,围绕自然资源监管和保护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自然资源行业发展需求,掌握自然资源产权界定、调查、登记、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具有扎实的管理学、法学理论和经济学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可在自然资源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从事自然资源权籍、资源与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学生将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熟悉资源科学、法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体系,掌握自然资源构成要素调查、产权产籍调查、自然资源登记实务、权属纠纷分析与调处、多维权籍信息化、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务实践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自然资源权籍、资源与资产确权登记与管理相关领域工作。根据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在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上设置了经济类、管理类和法学类课程。为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本专业设计了由区域资源环境实习、社会调查、专业课程实务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是在新时代、新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专业。国家为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不动产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和实施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从自然资源部到各个省厅,再到各市县都成立了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部门,以实现各类自然资源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登记的全覆盖,这就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保证自然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内蒙古自然资源丰富,确权登记工作复杂,增设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能够系统扩大从事该项事业的专门性人才队伍,是实现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有力支撑。




  来源:https://www.imufe.edu.cn/zyhj/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