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江西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院以来,为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起,学院主体迁至学校青山湖校区办学。


  截止目前软件学院教职工人数共73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高级以上职称28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34人(含海归博士2人);全国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校首批卓越教师1人,校十佳百优教师4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1人,省杰青2人,柔性引进省“双千”领军人才3人。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和“生态环境计算与服务”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0人。学院拥有软件工程”(设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开发与应用、互联网软件开发3个方向)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于2020年立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读本科生1545人。


  学院拥有一个江西省区块链数据安全与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江西省软件工程创新实验教学培育中心,拥有由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冯志勇、国家杰青邓水光、中科院百人罗辛等知名教授博导领衔的“增强现实与智能网络技术研究团队”、“数字管理与服务计算研究团队”等5个特色科研团队。


  学院始终秉持学校“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围绕“新工科”建设,积极打造具有“三能”(“能教学+能科研+能开发”)和“三教”(“红色思政教育+软件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被SSCI、SCI、CSSCI等收录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批立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40余项,获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学院坚持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已经建成“2+1+1”的软件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导向”下的“全链条、协同式、网格化”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生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知识及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参与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此阶段可以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并培养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素养。


  (2)专业方向项目驱动教学。此阶段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学院模拟软件开发企业工作环境建设工作室,采用“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学生在工作室里跟随校企双导师围绕项目开发实践和竞赛训练进行一年的专业方向课程教学,理论深度联系实践,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


  (3)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此阶段安排在大学四年级,学生通过工作室的项目开发训练之后,在毕业设计的同时,已具备赴企业带薪实习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和行业充分接触,为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经过这三个阶段的递进学习和训练,实现“学-思-践-悟-创”的认知转化和能力提升。


  近年来,学院学生连续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等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金、银、铜奖近100项,省级奖项200余项。2018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创青春”挑战杯创业大赛公益赛全国金奖1项(填补了学校空白)。


  同时,在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截止最新数据统计,学院已有80余位同学通过可享受副高职称待遇的系统分析师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1500余名同学通过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常年稳居全省第一。


  近2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我们的校友分布在数字经济相关的各行各业:华为、百度、阿里、腾讯,各大国有和商业银行,各大通信运营商企业,有的校友成长为技术和管理骨干;有的校友在职场打拼多年,带着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成果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创办的企业很多成为各细分行业极具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




  来源:https://rjxy.jxnu.edu.cn/2393/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