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蚌埠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蚌埠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基础,又具备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技能,能独立开展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基础理论研究,或利用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技能开展医学、生物学跨学科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大医院及高科技生物化工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


  (1)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团队协作,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


  (2)能系统深入的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本学科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能熟练阅读本学科的英文文献,并能够进行学术交流。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研究方向


  1、神经损伤与修复细胞学机制


  脊髓损伤(SCI)相关的免疫学机制;神经前体细胞(NPCs)分化命运的精确调控;基因修饰的NPCs移植治疗。


  2、干细胞定向分化与移植研究


  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培养与鉴定、iPSc定向诱导分化与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分子机制比较研究。


  3、染色体异常发生机制研究


  非整倍体发生的风险因素;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生机制。


  四、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毕业前必须至少修满2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学术活动不少于2学分,教学工作或临床实践2学分。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70分,非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16学分


  公共必修课(7学分)


  1、自然辩证法   18学时  1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学时  2学分


  3、公共英语(听说与写作)   90学时  4学分


  专业必修课(9学分)


  1、分子生物学 (专业基础理论课)  30-40学时 2学分


  2、医学统计学 (专业基础理论课)  30-40学时 2学分


  3、专业课  3学分


  4、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   2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6学分


  每门课程15-20学时,1学分。


  1、医学科研方法学     1学分


  2、分子生物学技术     1学分


  3、流式细胞仪技术     1学分


  4、医学细胞生物学     1学分


  5、实验动物学     1学分


  6、分子病理学    1学分


  7、细胞培养技术     1学分


  8、生物信息学    1学分


  9、医学遗传学     1学分


  (三)学术活动(至少2学分)


  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    每次0.5学分


  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每次1学分


  (四)教学与临床实践(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参加面向本科学生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及各种学术活动,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负责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和培养性的讲课,时间为6-8个月,应届本科生与同等学力者应达到一年,总学时数不低于40学时。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五、培养方式方法


  研究生在读期间,除必须完成共同必修课规定的学时、学分外,还需重点进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导师指定的必读的中外书籍;学习有关工具书的利用,文献资料的检索、鉴别、分析;参加教研室的部分科研工作及相关的学术讨论,担任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科研工作,对选定的学位论文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出学位论文,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


  具体安排


  1、第一学期为集中授课时间,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公共课程和选修课,并参加考核。


  2、第二学期开始,学习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同时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中学习有关实验方法和技术,并开始进行与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有关的预实验,同时阅读与课题实验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献,写出有关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验研究开题报告,在吸取到会教师专家的意见后,制定出研究课题的较详细计划。在指导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同时也是学位论文的实验研究工作。


  3、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期间,应参加每周的实验室学术会议,进行实验研究工作进展汇报和阅读文献汇报。在此期间,应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次,递交会议论文和在争取会议上作报告交流。第四学期末,以专业点为单位组织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考试,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并应在第五学期末基本结束实验室工作。在此期间,应积极完成1篇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4、第六学期,主要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分析和整理所有实验数据,必要时需要进行补做部分实验。应在第六学期的第六周完成预答辩,第十周完成论文的撰写和打印装订以及寄出评审。在第十四周,或者最迟不超过第十五周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如果论文评审不能通过者,根据论文评审意见,需要补做实验和修改论文,可延期一个学期后将修改后论文再次寄出评审和申请举行答辩。


  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包括校内外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教学科技比赛等,要求参加不少于3次,本人报告不少于1次并提交宣读报告。


  六、考核办法


  1、课程考试


  学位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采用百分制和学分制,必修课考核成绩达到70分,选修课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学习结束,以硕士点为单位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


  2、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研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情况及专业课等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等。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年的第一学期末。


  3、毕业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科研进展、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综合考核。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末。


  七、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为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 应反映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应表明作者具有从事本门学科的研究能力, 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其结论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有新见解。学位论文工作按照选题、开题、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几个环节进行。


  1、选题


  ① 科学性:选题对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或科研水平有实际意义。


  ② 创新性:可以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或方法创新。


  ③ 可行性:具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有较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能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所选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创新性成果或提出新见解。


  ④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进行课题设计,开展预试验,确定课题后,在第四学期结束前,组织邀请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副教授(或相应职务)以上人员参加开题报告会,通过讨论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博采众长。


  2、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立题依据,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②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③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④课题的创新之处;⑤与本课题有关的前期工作基础;⑥课题研究计划、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⑦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经费及其解决的途径。


  3、课题的实验研究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课题的设计和计划,独立完成实验研究工作;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完善论文。在工作中,着重科研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科研道德、科学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科研阶段的所有原始记录、资料数据应如实地记录,并按要求书写,妥善保存备查。实验研究中应培养严谨、求实、缜密的科研作风,严禁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等不规行为。对实验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以期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4、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在完成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第三学年下学期主要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研究生应系统总结研究内容,分析研究结果,提出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或新见解及其价值、意义,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学位论文经导师组预审后,由导师或学位点负责人组织学位论文预答辩,征求意见,集思广益,进一步修改学位论文。答辩前6周,由系(部)将研究生毕业论文寄送兄弟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或者学术交流部门,通过“双盲”方式聘请两名本专业专家为论文评阅人,请论文评阅人写出评语,获得通过后方能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按《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组织、实施。


  八、主要专业参考书


  著作:


  1. Molecular Cell Biology (6e) Lodish H Scientific American Press


  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Bruce Alberts Garland Science Publishing


  3. Essential Cell Biology (3th 2009) Alberts B Carland Pub


  4. 医学细胞生物学 陈誉华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分子细胞生物学(第三版)韩贻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7.1


  6.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高教出版社,2007.8


  期刊:


  1. Nature cell biology


  2.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 Cell


  4. Neuron


  5. Cell research


  6. Molecular cell


  7. Trends in cell biology


  8.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9. Stem Cell Research


  10.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来源:https://swkxx.bbmc.edu.cn/info/1059/3260.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