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计算机系成立于1987年,是由当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电子系计算机教研室与原兵器工业部东北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我国光电信息领域著名专家姜会林院士是学院创始人之一。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五个教学科研部门,现有教职工116人,学生3394人。


  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空间光电信息感知与智能仪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1个省级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9个省级科研支撑平台(吉林省大数据科学与工程联合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医学影像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农业物联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脑信息与智能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吉林省医用智能技术及精准诊疗装备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文化产业科技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医学影像计算工程实验室)。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并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软件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C,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5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学院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类别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3个领域的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具有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办学的丰富经验,有辅修专业、二学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等多种教育形式。


  学院拥有一支能够满足特色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荣获“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吉林省创新团队”等称号,学院“博士海归团队”事迹多次被主流媒体报道。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长白山学者2人、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9人,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吉林省教学新秀奖获得者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0位、教授17位、副教授40位。教师队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显著。现有1门省一流课程、4门省精品课和8门省优课。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1项,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 5 项,各种单项奖 40 余项。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崇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三十年来,为国家、地方培养了大批思想素质高、作风过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具有创新协作和拼搏精神的优秀人才,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87人,硕士研究生719人,博士研究生88人。本科专业在31个省区市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培养,历年来在各项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学生在被誉为“计算机领域奥林匹克”的ACM-ICPC、C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金奖)2项、二等奖(银奖)27项,省级奖项百余项,连续三年获得ACM-ICPC亚洲大陆子赛区总决赛EC-Final银奖,2017年在EC-Final全国高校排名28位。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达97%以上,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接近50%,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比例超过20%。连续多年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输送优秀研究生,部分学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生奖学金,前往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深造。


  在科学研究工作方面,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发表SCI/EI检索收录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6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并呈现出科研成果多元化、获奖人员年轻化趋势。学院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支撑平台,建立形成14个科学研究室与科研梯队。其中,系统芯片与集成系统研究团队被授予“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计算机仿真与数字媒体科研团队被授予“吉林省计算机仿真与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团队”。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实施产学研合作方面成果突出:为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研发某自控系统获国家“载人航天做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建成全球首家全景立体影院创新沉浸式展映形式;设计成功我国首颗1/3和1/5英寸高清图像传感器芯片填补我国空白;完成混合现实微创手术导航系统实现我国首例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首创研制免耕智能播种和施肥装置有效助力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省考察期间给予“很好”评价。建有4个中外联合研究室,52%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进修、合作经历,引进法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知名学者,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团队;3个研究室分别与国内知名上市企业讯飞科技、高升控股、华润股份成立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2个研究室作为核心支撑与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共建“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祥云大数据发展研究院”;5个研究室参与学校佛山成果转化中心、重庆研究院、中山研究院的研发机构建设。


  学院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著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最早加入上合组织大学信息技术方向中方项目的院校,承办了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信息技术中方项目院校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每年都派出学生与俄罗斯圣彼得堡信息、机械与光学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学术交流。2015年,学院在全校率先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全英硕士、博士留学生项目,累计培养研究生近百余名。2020年,学院在全校率先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全英本科留学生项目,目前是全省唯一的面向全世界招收留学生的信息技术领域本科项目。


  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始终秉持“老兵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大珩”精神和“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敬业奉献,为实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总体发展目标,为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https://cs.cust.edu.cn/xygk/xyjj/index.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