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简介


  一、学院概况


  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94年,是在学校原贸易经济系经济法专业和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吉林省内最早设立经济法专业的院校之一,法学学科是学校“经济、管理、法学”三大主体学科之一。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6年,民商法学科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015年,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被评为吉林财经大学重点建设新兴学科;2018年,法学学科入选吉林省优势特色B类学科;法学专业入选省优势特色B类专业;2019年,法学专业入选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列入国家一流专业候选单位;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19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报告》,法学学科于全国范围内位列63;2020年法学院教工一支部入选吉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1年,法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法学院党委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获批为吉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基地。2022年获批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院第一任院长为徐伟教授,第二任院长为程龙教授,第三任院长为傅穹教授,现任院长为仇晓光教授。


  二、党建工作


  法学院教工党员31人、学生党员118人,下设5个党支部。党建工作重点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引导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17年成立了法学院新时代传习所,成功申请党建项目立项2项,2018年度学院党委下设的4个支部全部成功申请了“e支部”热门支部,两个教工支部书记全部实现了“双带头人”。法学院教工一支部获吉林省样板党支部;法学院党委获2021年吉林财经大学先进基层党委和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学科建设


  法学学科是学校“十三五”高水平学科建设中的“新兴学科”建设项目,是学校“经济、管理、法学”三大学科支柱之一。在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领导批示、中央智库地方高校基地、省级社科奖、省法学会重点研究基地、主办有影响力学术论坛、研究生国家级论文获奖方面的工作都有丰硕成果。


  法学学科秉持以法为主、法经融合的学科建设理念,融合了金融、税务、会计、工商管理学科优势,“法律+财经”特色明显。拥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吉林财经大学财经法律研究中心、吉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基地、吉林省法治理论研究基地、五个学院科研孵化中心。设有经济法学教研室、民商法学教研室、国际经济法学教研室、刑法学教研室、法理与行政法学教研室。


  四、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讲师21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2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0人,硕士生导师23人。参与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5人,6名教师到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学进修和从事博士后工作,11人遴选为中国法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学科团队中有中国商法学副会长、中国商法学青年人才、吉林省委专家顾问、吉林省财经法学研究会会长、吉林省企业法治研究会会长、长春市仲裁委员会委员,聘请法硕中心校外实务指导教师50人。


  五、人才培养


  学院从1994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招生规模为100人/年,研究生为130人/年,并与英国、韩国等高校法学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科生、研究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本科生考研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本学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法律分析与实践能力兼容的优秀人才。努力做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税务、金融与会计等方面基本理论,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财经法律人才。


  人才培养中重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建设。2012年12月,中央政法委与教育部联合发起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我校作为吉林省唯一省属高校入选首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2020年国家推出“卓越法治人才2.0计划”,为卓越基地发展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该基地也是我校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中突出实践教学。本科生设置了五大实践课程模块:以实务专家为主讲教师的实务技能课程;实务专家和校内教师联合授课模块;模拟法庭课程模块;法庭角色体验课程;法律诊所课程;出版11部系列实务教材,2015年,法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入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生培养方面实行校外实务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本科生培养方面,设计了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学科竞赛、观摩庭审、读书会等实践项目;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省住建厅、吉林省自然资源厅、上海锦天城律所、北京盈科律所、欧亚集团单位等建立了紧密的人才培养与实习实践合作关系。


  六、社会服务


  法学院教师广泛、多层次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咨询工作。专门组建服务地方“立法专家团”,专家团教师兼任吉林省委法律专家、吉林省政府法律顾问、白山市政府法律顾问、长春市司法局法律首届顾问,参加吉林省委、省政府、地方政府重大立法咨询会,所提高质量专家意见为政府采纳,为提升吉林省地方立法质量,助力吉林省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


  本学科组建服务新吉林建设“吉财法智库”,智库教师兼任长春市政协常委委员、吉林省企业法治研究会会长、吉林省财经法学研究会会长等,参加长春市政府、长春市政协等单位的智库建言工作会议,所提建言政策获得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吉林省政协、长春市政协采纳,为东北经济振兴发展贡献了吉财法学专家的智慧。


  本学科打造“财经法”品牌性系列学术论坛,主办吉林财经大学首届商法论坛、北方财经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论坛、第二届北方财经高校人才培养论坛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2.0版政策理解与适用,协办中国商法夏季论坛、中国法制研究会年会、中国商业法学研究会年会,推动吉林省财经法律领域学术研究,凝聚了东北法律职业共同体,助力吉林省法学事业蓬勃发展。


  本学科开展“公益普法”进基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优势,打造“红驿舫”公益法律咨询活动,在公益普法过程中为社区居民、企业家、政府公务人员解答法律疑难问题,在高举“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下推进了吉林省地方法治宣传工作。




  来源:http://fx.jlufe.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