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045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045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学位类别简


  我校 2005 年获批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向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本学位点现拥有硕士生导师 120 余人,其中博士学位 62 人、教授 40 人、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 8 人;拥有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青少年体育与体教融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运动健康智能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厅局级及以上平台 20 余个。先后与湖北省体育局、武汉市体育局以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等多地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合作,建成产学研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 50 余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学位点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近 10年来,先后获批国家级项目近 30 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21 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80 项;学生获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金牌 12枚,全国三大赛金牌 50 余枚,省部级竞赛奖励 1000 余项。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需要,立足中南、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人文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严谨求实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良好的学术品德和国际化视野,掌握系统体育专业知识、较高体育专业素养、良好运动技术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在大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体育科研单位、康复医疗机构、体育企业、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等,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与组织、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等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 毕业要求


  1.核心能力要求


  (1)政治素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追求公平公正,积极传播先进体育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服务。


  (2)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奉行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规范和职业操守,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热爱体育事业,具备体育行业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对所从事的体育职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职业尊严,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专业知识:系统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系统掌握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竞赛组织和体育社会指导等专业知识;了解体育硕士专业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索意识;具备独立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的专业技能,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体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工具知识:具有良好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文献查阅、课程学习、学术交流、实习实践等途径获取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使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及常用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方法进行文字编辑、文献检索等。


  (5)专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和训练理论与方法,能够在本专项独立开展高层次训练、教学、竞赛组织和科研等实际工作。


  (6)职业能力: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和健身指导技能,具有较强的运动损伤预防意识与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塑造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民众普及体育科学知识、解释和科学评价体育锻炼。


  2.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需完成(1)以及(2)(3)两项任务之一。


  (1)获专业领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如体育领域教师资格证、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能训练师等)。


  (2)获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体育领域初级及上以教练员、二级及以上运动员、一级及以上裁判员等)。


  (3)在专业领域从事专业服务 6 个月及以上,并获县区级及以上主管部门、单位的认可或表彰(如体育领域的体育支教服务、科技助力服务等)。


 三、培养方向


  (一)体育教学(045201)


  以体育教学实践为导向,以运动项目为载体,以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与实施为重点,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较强体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研究、课余体育训练指导、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运动训练(045202)


  以运动训练实践为导向,以运动训练理论、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为重点,培养具有先进训练理念和较强训练实践能力,能够结合运动项目实践,从事运动训练、体能训练理论研究及其设计与实施、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社会体育指导(045203)


  以社会体育指导实践为导向,以群众体育和大众健身基本理论、休闲健身运动组织与管理理论与方法为重点,培养具有先进指导理念和较强指导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全民健身、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方面策划、组织、研发、推广和运营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竞赛组织(045204)


  以体育事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体育专业知识、较高体育专业素养和良好运动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且能够承担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与执行、赛事运营与市场开发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输送合格的体育竞赛管理人才。


  四、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 3 年。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


  五、课程设置


  总学分不少于 40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领域核心课 8 学分、专业63


  方向课 7 学分、专业实践课 8 学分、顶点课程 3 学分、选修课不少于 6 学分、第二课堂 2 学分。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SLO)的支撑关系矩阵及课程具体设置见附表 1 和附表 2。


  (一)公共课(6 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 学分)、英语(2 学分)、多元统计分析(2 学分)


  (二)专业领域核心课(8 学分)


  体育原理(2 学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运动训练竞赛学(1 学分)、体育科研与方法(2 学分)、运动科学与健康(1 学分)


  (三)专业方向课(7 学分)


  1.体育教学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进展、体能训练理论与实操、专业实习、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2.运动训练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专业实习、运动训练经典案例分析与撰写


  3.社会体育指导方向: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市场营销体育法专题、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社会科学)4.竞赛组织方向: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管理与实务、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运动休闲项目研究前沿、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社会科学)


  (四)专业实践课(8 学分)


  专业实践(专业实习)具体内容与安排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累计不少于 12 周,可通过观摩、跟岗、顶岗的方式进行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竞赛组织执裁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实习、实践工作。每次实践除书面记录外,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实践必须按课时撰写相关训练计划、教案等文件;社会体育指导实践应撰写社会体育指导计划书及总结;竞赛与组织实践应撰写竞赛官员(裁判员)技术手册及竞赛规程等;科研实践需按实际工作情况递交实验报告、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或阶段性成果等。以上书面记录须经导师审核签字,在申请学位前统一交所在学院备案,并作相应学分记载。


  (五)顶点课程(3 学分)


  体育硕士研究生专题报告与研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整合,注重综合性、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性,支持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帮助学生从课堂向工作过渡,也可以作为一种学生学习成果(SLO)评价的有效工具。


  (六)选修课(不少于 6 学分)


  学生可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选修课平台自主选修,不得少于 6 学分。


  (七)第二课堂(2 学分)


  1.学术活动(1 学分)


  实行学术活动报告制度。申请学位前至少参加 6 次及以上学术讲座,至少包括 1 次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教育活动、1 次国际学术交流。每次学术活动应有 600 字以上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以及对学术活动的综合评述等。学术活动总结报告于资格审查前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案,并作相应学分记载。


  2.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1 学分)


  应参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劳动技能竞赛等,或艺术鉴赏慕课、审美鉴赏专题讲座和美育实践等活动 6 次及以上。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总结报告于资格审查前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案,并作相应学分记载。


  以上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一律按百分制评定,60 分及以上为及格。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


  六、培养方式


  (一)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结合的培养模式,体现“五育融合”。


  (二)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


  (三)采取双导师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养。


  七、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毕业要求”所规定核心能力。


  (三)学位论文应通过开题、预答辩、学术不端检测、双盲评审和答辩环节。


  具体要求参见学校有关规定。


  八、授予学位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九、参考书目与学习资源


  参考书目与学习资源见附表 3。





  来源:https://jgxy.whsu.edu.cn/info/1029/4838.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