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学科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学科简介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穆木天先生与彭慧先生是其创始人。1952年,二位先生领衔的外国文学教研室在全国率先成立。本学科的另一分支“比较文学”教研组成立于1982年,后来发展为比较文学教研室,陈惇教授、刘象愚教授是其开创者。1998年,比较文学教研室与外国文学教研室合并,成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2003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在原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秘书处设在本所,王向远教授担任学会会长。


  本专业现设三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亚比较文学;设五个博士生招生方向:比较文学、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中日比较文学、东亚比较文学(中日、中韩)、文学与思想史。


  本所目前有在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6人:曹顺庆、王向远、张哲俊、刘洪涛、姚建彬、张源;副教授2 人:张欣、杨俊杰,讲师1 人:经敏华。学科带头人为曹顺庆教授,现任所长为刘洪涛教授,副所长为杨俊杰副教授。


  本所在职教师中,属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曹顺庆、张哲俊;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张源;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刘洪涛。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王向远、张哲俊);主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刘洪涛)。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刘洪涛、张哲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张欣),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刘倩)。


  本专业创办有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杂志(纸刊与网刊)。


  本专业设有四个学术发展方向: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


  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理论为目标,着眼于开展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本理论及其分支,如比较诗学、学科史、变异学、谱系学、翻译文学、世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


  二、东方文学与东亚比较文学研究


  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韩文学及中日韩文学关系为重点研究对象,兼顾其他地区,以促进区域文学交流和学术发展。


  三、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1、整体上的西方文学史及中西文学关系研究;2、按照语种和国别进行的英美文学、古希腊文学、德国文学及其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3、专题研究,如文学与思想史、基督教与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乌托邦文学、西方女性文学等。


  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以中国文学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形态为研究对象,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目前研究的重点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研究所正在积极筹划新的集体研究和出版项目,对现有科研力量进行整合、挖掘和补充,加大力度拓展国际与国内交往合作。总体而言,今后仍将围绕着现有四个学术发展方向开展工作:基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趋势推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基于比较文学视域推进东方文学研究、西方文学研究以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比较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加强对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研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力争打造一支具有敏锐理论创新意识与鲜明文本解读特色的团队,保持本学科在国内的领先水平。





  来源:https://wxy.bnu.edu.cn/xygk/zysz/199008.html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