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强调通过系列强化课程的教学及国内外教学实习,使学生具备未来能在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或其它教学工作的能力,也能在政府部门、公司或企业等机构从事与汉语或文化相关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具有较强适应能力、能熟练运用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汉语教师,能把汉语知识、外语能力、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技能相结合,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三、学制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 2 年,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增加 0.5 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说明:公共必修课、基础课、学科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教学实习累计不低于 36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 学分(政治 3 学分,外语 2 学分,中国当代科技 1 学分);专业必修课:18 学分(核心课程+训练课程);选修课:6 学分 (专业选修课至少 4 学分+或其它选修课);教学实习:6 学分外语为英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入学考试或英语水平考试成绩进行划分,以确定所修课程内容,达到免修条件者可申请免修研究生公共英语。英语免修条件按照研究生院每年发布的有关文件执行。本科专业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必须补修现代汉语课,48 学时,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1.教学实习(6 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习和文化交流活动,并提交教学实习计划、实习记录和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鉴定、文化交流活动总结报告、一个课堂教学视频或教学微视频、两个教学案例或跨文化交际案例反思日志。原则上要参加教育部语合中心组织的海外孔子学院志愿者考试, 考试通过者需在北京理工大学加拿大或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实习一年;在国内实习(半年)地点为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中心和孔子学院办公室,或北京思道睿汉语培训学校。具体要求见《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环节实施办法》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大纲》
2.学术报告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 8 次学术报告,并撰写 4 次学术报告总结,每个总结不少于 500 字,简述报告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六、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相关工作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论文答辩;
3.学位申请。具体要求见《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环节实施办法》、《北京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对符合要求的硕士学位申请人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环节时间节点要求
七、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适用学科专业、先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参考文献等。
来源:https://grd.bit.edu.cn/pygz/pyfa/wjxz_pyfa/42517a0389a040879300d42e86140a90.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